黎蒼呵斥道:“誰再敢降明軍,阮安就是你們的下場!”
朝堂之上,鴉雀無聲,群臣紛紛低頭,不敢語。
但這罵也罵了,人也殺了,明軍都打過來了,又該如何辦,總要有解決的辦法啊。
黎季犛冷聲問道:“如今我大虞江山岌岌可危,社稷即將不保,國難當頭,諸位愛卿可有退敵之策?”
你剛殺了人,誰還敢站出來說話,這萬一哪句話再說錯了,小命不保啊!
黎蒼急了,接著說道:“誰若能退敵軍,朕以丞相之位待之,封公,,,不,封王,食祿一萬石,世襲罔替!”
你可拉倒吧,明軍都打到家門口了,你現在說這些還有什么意思,官越大死的越快!
“你們都死了!”
黎蒼咆哮道:“危難關頭,不為國分憂,朝廷養你們有何用,朕給你們一個時辰,想不出退敵之策,誰也別想走出大殿!”
群臣驚慌不已,相互交頭接耳,不知在說著什么,良久后,頗有名望的禮部尚書阮希周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太上皇,不如放棄清化,前往乂安暫避明軍鋒芒,若是明軍窮追不舍,可南下直奔占城,積蓄力量,還可向占城,南掌借兵,來日收復失地,光復我大虞江山社稷!”
“陛下,不可!”
吏部尚書范文覽趁機說道:“占城早已投靠大明,若是南下,一定會腹背受敵,真到那個時侯才是滅頂之災!”
黎蒼質問道:“那你說該怎么辦?”
范文覽繼續說道:“陛下,臣以為可派遣使者前往黃江,與大明的燕王和談!”
“和談?”
黎蒼頓時眉頭一皺,燕王都快打到家門口了,再使一點勁,都城都沒了,這個時侯和談,晚了吧,你拿什么談,談個屁啊。
范文覽卻胸有成竹的說道:“陛下有些不知,臣早年曾出使大明,聽過一些傳聞,那個燕王朱棣是永興皇帝的叔叔,當初洪武皇帝傳位給孫子,他心有不服,甚至曾有謀反之心,被朝廷發現,不過后來不知何原因,叔侄倆冰釋前嫌了,不過,從此事可知,燕王朱棣絕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
“我們何不派人勸說燕王,停止爭斗,兩軍合作,北取兩廣,割據自立,建立一國,而我安南也把多邦以北的土地送給他,再借助明軍的力量南下取占城,之后以富良江為界,簽訂條約,兩國交好,互不侵犯!”
這點屁事都傳到安南了,不知朱雄英,朱棣叔侄知道后作何感想!
黎蒼聽后頓時眼前一亮,說道:“好,好計策啊!”
吏部尚書阮希周反對道:“陛下,不可啊,祖宗土地豈能隨意割讓于外人!”
范文覽反駁道:“清化都快保不住了,你還在乎那點無法耕種的山地!”
黎蒼有些拿不定主意,轉身看向自已的父皇,而黎季犛猶豫片刻后,無奈的說道:“去找朱棣和談,只要他不過黃江,我們大虞愿意出兵,幫他割據一方,建立燕國,并向他稱臣納貢,永為兄弟之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