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
酷熱的盛夏逐漸接近尾聲,樹上的葉子開始泛黃落下,曾經在烈日下綻放的花草也慢慢的枯萎,秋意濃深,這天也透著你一股子涼氣。
皇宮之中,身穿仙鶴補子,朱紅袍服的詹徽,手中捏著一本軍報,正朝著尚書房快速走去。
別看詹徽已經六十多了,但讓起事情那是雷厲風行,其他的不說,就說他每天干活的勁頭,那就不像一個花甲老人,倒反像個剛步入仕途,想著干一番大事業的年輕官員。
“陛下,安南軍報!”
朱雄英立馬接過拆開,還不忘讓詹徽坐下歇歇,有意無意之間都能讓臣子感到皇帝對自已的尊重。
這是前線安南送來的軍報,不過是楊榮寫的!
征夷大軍于十月初出兵鎮南關,討伐安南,副將軍朱能誤中胡賊奸計,不幸中毒,救治無果,十月十五日病逝于太平府。
十日,朱高煦率軍攻破隘留關,虐殺守將阮快,燕王下令屠關,斬首二千七百五人!
聽聞朱能去世,燕王悲痛不已,命人將所有安南兵人頭割下,鑄京觀,祭奠朱能!
隘留關失守,雞陵關軍心動搖,十五日,驃騎將軍都督僉事朱榮率兵攻克雞陵關,斬首一千六百余人,大軍進入芹站休整……
朱雄英看后,神情凝重,隨手將軍報交給了詹徽。
“朕實在沒想到,燕王的殺性竟然比那些驕兵悍將還重!”
朱高煦被關了五年,燕王朱棣通樣七八年沒有出塞了,這父子倆都憋瘋了吧!
詹徽看完后,主動說道:“陛下息怒,此時若是問罪燕王,恐怕會動搖軍心,臨陣換將更是兵家大忌!”
朱雄英擺手道:“朕沒有要問罪之意,朕知道,朱能是最早追隨他的大將,二人情通手足,朱能這一死,他心里不好受……”
詹徽哪里不明白,皇帝并不是生氣,而是生氣給自已看呢!
安南是什么情況,皇帝可是一清二楚,大軍出發前,他和燕王說的話,自已站在旁邊可是都聽到了!
“陛下,如今應當為燕王送去褒獎圣旨和賞賜,并追封朱能為燕山侯,由他的兒子朱勇承襲生前官職,以安燕王之心,安三軍之心!”
朱雄英聽后連連點頭,詹徽說的對,仗打到這個份上了,只能安撫燕王。
詹徽欲又止的說道:“陛下,臣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朱雄英轉身說道:“你我君臣還有什么不能說的!”
詹徽繼續說道:“當初讓燕王掛帥,出征安南,其實臣是反對的!”
這件事是朱雄英這個皇帝獨自決定的,沒和任何人商量,從安南出了胡氏篡位之事后,朱雄英就有了讓燕王出征的想法。
“是為藍玉那些人報不平?”
朱雄英問著,詹徽和藍玉那些淮西勛貴交情很深,為他們說話也在情理之中。
“非也!”
詹徽接著說道:“若非朝廷危機,梁國公等人不可再戰,淮西勛貴,貴為公侯,一旦立功封無可封,賞無可賞……”
“討伐安南,若是宗親,可用晉王,楚王,甚至湘王,遼王,乃至寧王,唯獨用燕王最為不妥!”
朱雄英好像聽懂了,說道:“繼續說下去!”
“燕王如今手握三十萬兵馬大權,又節制兩廣之地,燕藩親信盡在麾下,一旦生出二心,將無法遏制!”
“攻占安南,割據兩廣,即使不敵,也可退出鎮南關,-->>將安南古道堵死,徹底斷絕大明進入安南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