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幽州雖然被攻陷了九座縣城,那是因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但是在幽州兵可不像青州兵一樣那么容易就一擊即潰,在太守姜子川以及幽州兵馬使安品柏率領的三萬幽州兵的反擊下,竟然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又收回了三座縣城。
原來此前匈奴單于已經許諾羌人族長,將來打下了青州之地全都給予羌人,作為購買那塊羌狄二族有爭議的土地。
如今,青州之地已經全部攻下,羌人族長已經不愿意再為狄人、匈奴他們在耗損自己的兵力,因此不愿再繼續進兵。
《中說》有云: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
如今這個羌人一族便是如此,青州之地反正在匈奴烏丸單于和他十萬大軍的幫助下,他們羌族已經將青州拿到手了,所以羌族首領滇良不再打算繼續出兵。
他們羌族此次出兵的人馬本就不多,只有5萬人馬,他們也知道再多的地盤自己也吞不下去。
還要再繼續去幫本就和他們有仇隙的狄族人拿下幽州,更是癡人說夢。
這要是放在以前,烏丸單于定要仗著人多勢眾,憑借著自己手中的二十萬兵馬直接吞并滇良的這五萬羌族部隊。
但現在他的后方就是羌族領地,如果吞并了滇良的部隊后,到時候自己極有可能腹背受敵,前方遭受陳國軍隊的正面攻擊,后方又會遭受羌族人的報復襲擊。
所以原本暴戾恣睢的烏丸單于也開始和羌族族長滇良講起道理,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試圖說動羌族族長滇良繼續同自己一起去進攻幽州的狄族兵馬會合,共同拿下幽州。
這段時間以來,王大錘派出的斥候一直都找不到匈奴、羌族大軍的主力。這讓王大錘他們以為匈奴聯軍他們在布什么疑兵之計,想在自己援軍出兵后再出其不意偷襲己方大軍。
古代就是這一點不好,信息通訊太過滯后。所以王大錘第三次拒絕陳國皇帝出兵命令的理由,也不是王大錘亂編造的。
不過在得知幽州太守姜子川和幽州兵馬使安品柏以三萬幽州兵馬對上狄族人,收復幽州三縣后,王大錘才敢加快進軍速度。
王大錘分兵一萬,令趙鐵柱駐守青州、幽州、并州三州交界之地豹伏關。這既是為了避免匈奴聯軍進一步南下,也是為了保住自己大軍的退路。
王大錘一路北上,并沒有遇上什么敵人,反倒是收攏流民,先周易一步來到了幽州的首府永定城。
等他抵達永定城時,自己收攏的人馬加起來也有六萬余人了。
血色厲字旗隨風飄揚,宣告著王大錘大軍的到來。
對于朝廷又派來數萬援兵,幽州太守姜子川是歡喜異常,當即出了定安城前來迎接王大錘一行。
王大錘見周易并沒有和幽州太守姜子川他們一起,不由得有些狐疑起來:“易哥讓楊修繞道到并州,邀我在永定城會和,按道理他比我早動身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我都到了易哥他老人家怎么還沒有到呢?”
王大錘心中頓時升起了濃濃的擔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