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氣的渾身發抖。
“你什么你!”程咬金惡狠狠的道:“若是換做你老子褚亮,老夫還會給他幾分顏面!”
“就你?也配和老夫打擂臺?”
褚遂良頓時滿臉漲紅。
此時,魏征出列,直視程咬金:
“盧國公,我知你心中憤怒,可打仗不是請客請飯,豈能輕易動兵?”
他這么一說。
武將群中,李績淡淡的插話:“敢問玄成,有何顧及?”
魏征直接說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即便是出兵,也需時間調配物資。”
李績搖了搖頭:“府兵自備干糧,乃是慣例,只需詔令下發,我大唐兵鋒可直抵高昌。”
“可西突厥呢?”
魏征皺眉道:“若攻打高昌,西突厥不會坐視不管。”
“若是由此引發,與西突厥全面開戰……屆時征伐連年不休,苦的還是我大唐百姓。”
“魏公此差矣。”李績沉聲道:“坐視高昌和西突厥強大,才是對大唐百姓的不公。”
“你莫非忘了,貞觀四年,頡利南下長安?”
魏征頓了頓。
“好吧,說起用兵,有兩個問題不得不面對……”
他神色凝重的說都:“此去高昌,路途遙遠,且途徑大漠瀚海,恐難得志,此為其一。”
“其二,高昌地處偏隅,天界絕域,縱得之,不可守。”
魏征掃視蠢蠢欲動的戰將:“諸位,若能解決這兩個問題,某絕不阻攔。”
此話一出。
群臣頻頻點頭。
與只曉得打仗的武將不同,文官們考慮的問題是,打前和打后。
打前,準備工作怎樣?
打后,如何治理?
在他們看來,這才帝國臣子應該考慮的問題。
于是紛紛出列,拱手道:“臣等,贊成魏公所。”
龍椅上。
李世民一臉平靜。
實際上,他早已料到眼前的狀況。
....貞觀伊始,大唐便開始積極經略西域,先后完成了對東突厥、吐谷渾的軍事征討。
在歷次征討前,朝廷內部并無太大分歧。
眼下,卻唯獨在出兵高昌的問題上,出現了激烈的討論,終其原因,還是高昌的地理位置……
高昌是西域交通樞紐。
地處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線,為東西交通往來的要沖。
這樣一個位置,極為特殊,也極為敏感……稍有不慎,便會造成經營西域的全盤皆輸。
沉默了片刻。
李世民望向長孫無忌:
“無忌,你怎么看?”
長孫無忌施施然站出,拱手道:“回陛下,若西征高昌,勢必會觸動整個西域局勢的巨變。”
“這不僅會牽扯,我大唐與綠洲政權,原有傳統的激烈碰撞,還會加劇與西突厥對西域的爭奪……”
“如此一來,便需要我們對西域的國策,做出重大調整。”
“故而臣以為,征伐高昌,需格外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