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也不可能,畢竟過去這么久,父親如果沒出事的話,早應該跟我們聯系了。”
關寧緊接著又補充了句。
他看到了母親的遲疑,并不想讓母親為難。
經過這幾次試探,關寧已經基本可能確定。
他的父親,老鎮北王關重山并沒有死,并已經成為克烈部落的黑袍王!
母親應該是知道的。
在這鎮北王府中,應該還有人知道,只不過他們都隱瞞著。
這是個善意的謊。
關寧也知道原因為何。
他父親關重山無疑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旦死訊為假,必然會在朝中掀起軒然大波。
他直隱瞞著,是為了自己,也是為大寧。
真了不起啊!
關寧內心忍不住感嘆。
人杰就是人杰!
現在他父親隱于暗處幫助著他,能跟克烈部落有現在這般關系,必然是其在暗中推動。
難怪克烈部落幾乎是用吃虧的方式來幫助大寧。
老子給兒子自然不會心疼。
關寧放心了。
如果這是真的,那大寧在蠻荒就有個最堅強的后盾,進可攻退可守!
他曾直考慮過該怎么解決蠻族之患。
味的戰爭當然行不通,和平共存,走向融合才是最終途徑。
但這并不容易。
兩族之間的仇恨日積月累,不是朝夕能夠化解的。
現在沒問題了。
因為父親的存在,可使得在其掌控之下的克烈部落能起到緩沖的作用。
蠻族各部不定會臣服于他,受他統治。
但肯定能接受得了克烈部落的統治。
等克烈部落把其他部落吞并,然后再經過其影響,轉送到大寧。
吞并,中轉,輸送。
久而久之。
蠻族就能真正融入大寧。
新建立的克烈部落自治區就是最好的證明。
關寧越想越覺得這個思路可行,也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這也更讓他放心了。
雖然跟克烈部落結盟已有不短的時間,但他內心始終有所保留。
現在這種顧慮打消了。
父子齊心,其利斷金。
此次北夷進犯,必然讓他們有來無回……
關寧在鎮北王府又待了幾天,詢問了諸多事宜之后,便去了遼州。
他要去看看蠻族自治區什么情況,同時也要跟克烈部落商議共同抵御北蠻的事情。
遼州在云州東北部,實際上是最靠近蠻荒的州。
鎮北軍在邊境的主要駐地就在遼州。
因為地理位置原因,經常被蠻族光顧,使得那里人煙稀少,甚是荒蕪。
現在不同了。
就在遼州中北部地區,原本是平坦荒蕪的空地,已經出現了人煙。
木制圍欄圈出來大片的區域,有著眾多氈房在其中分布著。
這里就是新建立的蠻族自治區。
關寧在遼州州牧秦貴,州丞張仲等諸多將士官員的陪同下來到此地。
“目前來到這里的蠻族人共有千七百十三戶,總人口有千二百五十三人,其中青壯勞力有三千七百十五人。”
州牧秦貴說著幾個數字說明著情況。
“對這些人我們都已詳細記錄在冊。”
聽著這些詳細數據,關寧很滿意。
建立蠻族自治區是朝廷和地方上共同完成,但主要推動,還是以地方為主。
能做到這種程度可不容易。
“青壯勞力竟然有這么多?”
關寧略顯詫異。
正常來說,應該是把些老弱婦孺安置過來。
蠻族的青壯勞力可都是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