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餅,聊了一會兒。
午飯后謝辭就帶著程紫便起身告辭,準備去坐船游覽古鎮。
外婆拉著程紫的手,叮囑她要注意安全,不要貪玩忘了時間。
程紫笑著答應,這種來自大家長的關懷,極其難得。
家門口不遠處就有個小岸階,一艘烏篷小船已經等在那里,船上站著個約莫30歲左右的男人,含笑朝兩人招招手,“是謝同志吧?這里。”
“是,表哥好。”
謝辭步伐輕捷地率先踏上了船,船上的木質甲板略顯濕潤,反射出點點微光。
隨后,又把程紫扶上船。
兩人在烏篷船內坐定,船只緩緩地離開了岸邊,引起河面碧波蕩漾。
周圍的景物逐漸后退,只有他們的船只在這片寧靜的水域上悠然前行。
陽光正好,任由清風吹拂過臉龐,一壺米酒和一壺茶水正在小爐子上溫著。
程紫倚在窗頭,欣賞著兩岸的風光,河水潺潺,耳邊是船槳劃過水面的聲音,古鎮的房屋錯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小橋流水人家,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喝一小口,暖暖身子。”
謝辭遞給她一杯溫好的小米酒。
程紫端起酒杯,輕輕啜了一口,暖暖的酒意涌上心頭,讓她感到無比的舒適和放松。
“老公,你要多帶我出來玩。”
“好。”
霍表哥聲音清亮,當船劃到一座古橋,就開始給兩人介紹:“這是我們這的古橋,叫黎祁橋。”
程紫聽到這名字輕笑出聲來,“豆腐橋?讓我聽著有點害怕呢。”
霍表哥哈哈大笑兩聲,“這座橋是我們這最出息的狀元郎所建,他出生寒門,是寡嫂靠賣豆腐為生,供他讀書,最后成就了一代偉人。
建這橋時,他也只是為了祭奠寡嫂,所以橋頭右側還有6一首詩:
長嫂如母恩情重,撫我育我勞無功。
晨昏不歇勞作苦,風雨無阻讀書同。”
程紫已經把鏡頭打開了,把這黎祁橋拍了下來。
等船緩緩駛過了黎祁橋,霍表哥的聲音再度在微風中飄蕩開來,他指著遠方蒼翠欲滴的相望樹,“看到那兩棵樹了嗎?”
程紫兩人抬眸望去,那是兩棵大榆樹。
“這相望樹,一棵站立在河東,另一棵佇立在河西,盡管距離并不遙遠,但它們卻無法跨越這條分隔它們的河流......”
原來,相望樹的背后還隱藏著一段愛情故事。
戰爭年間,這里來了一隊抗戰同志,他們收到消息,梁臨這邊將會成為敵軍攻陷點。
化整為零,準備帶著村民打游擊。
其中一位男同志和古鎮的一個姑娘心生情愫,還沒等兩人走到一起,敵軍正式打進了梁臨古鎮。
這男同志為救一對老夫妻戰死,就是死在了河西岸邊。
而他心愛的姑娘,就在河西。
那姑娘身后還跟著年幼的弟弟,連哭都不敢哭出聲...
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愛人死去。
“第二天,也不知道這姑娘從哪弄來了手榴彈,在危急時刻,還是在河西,她猛地拉動了手榴彈,沖進了敵軍里,也多虧了她,救下了全古鎮的人......”
后來,河東和河西分別長了棵樹,也不知什么時候起,這樹就跟這故事連在了一起。歲月流轉,故事傳揚開來,也成為了這座古鎮的流傳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