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不是偏題了?還是先聽聽陳大人是怎么說的吧!”
大家又紛紛看向了陳友,等待這他接下來對于之前態度的詮釋。
“今日早朝的時候,戶部向皇帝遞交了一份關于戥秤的折子,想來大家應該都知道吧?”陳友問道。
“當然,戶部那些官老爺們整日端坐高堂,不想著如何提高人口,卻盡想著盤剝百姓的事情,早朝上若是陳大人不發難,我也要詰問他們的。
”
“這件事情,我在衙門其實就已經和他們爭論了一頓,只是我一人力單勢薄無力抗爭,鬧到早朝上倒是件好事!”
“這個問題,我們務必要統一,絕不能讓他們得逞,否則百姓恐怕更難活下去了!”
提到戥秤的事情,頓時又是一番議論。
一個個義憤填膺恨不得把戶部那些人拖出去吊打一頓。
陳友等大家吐槽完,輕咳兩聲說道:“對于戥秤的事情,沈安這小子跟我們的態度差不多,他雖然年不過二十,卻還算明白事理,而且比起我們這些世家出身的人來說,甚至更懂得如何為民生考慮。
”
此話一出!
眾人都用古怪的眼神看著他。
陳友有點怪啊!
才和沈安接觸一天,就三句話不離夸贊之。
還把他們和沈安等量齊觀,放在一起類比,甚至更高看一些。
不會被策反了吧?
“沈安對戥秤一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確實非常可靠,所以才召集大家過來商討!”
陳友也不在乎那些質疑的目光,將沈安所說的對策和盤托出。
嘶~~~
聽完之后,屋內只剩下倒吸涼氣的聲音。
好半晌,都沒有人說話。
先不說最后關市稅的改革方案,就是那百分之九十九和百分之一的對比,就足以讓他們震撼了。
多么簡單的道理啊!
可是上千年,竟然沒人質疑過。
不,應該是從來沒有人真正關注過,哪怕是他們這些為國為民的官!
“這個對策真的是沈安提出來的?”
丁兆滿臉肅穆,心中震撼之余,卻有些不敢相信。
沈安才十八啊!
以前還是個花天酒地的紈绔子弟,沒有體會過任何民生疾苦,是如何做到如此深刻認識的?
不合常理啊!
陳友重重的點了點頭,對于眼前這些人的震驚,沒有絲毫的意外,他當時聽到那些話后,不也是這樣么?
“丁大人,在下敢以人格擔保,這個對策確實出自沈安!”
“那陳大人你的意思是?”
“在下已經擬定了一份奏折,明日早朝我就要想陛下諫,盡快將這個政策向全國推廣!”
陳友從懷里掏出幾份折子,分別傳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