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馮鴉九的電話,是在她快下班的時候,馮鴉九問她有沒有空,想約她出來一起吃火鍋。
平時施繾對馮鴉九都是很避嫌的,但是現在,她心情郁悶,本來也想找人能說說話。
于是給他回了一條:好
傍晚六點鐘,兩人坐在樓下的一家火鍋店。
周圍人聲鼎沸。
“施繾,我聽說你最近心情不好。”馮鴉九夾了一筷子蔬菜。
施繾抬頭看了他一眼,心中有些感動。
她知道馮鴉九是個可以傾訴的對象,他們之間沒有利益糾葛,只有純粹的友誼。
“謝謝你,馮律師。我真的很需要有人傾訴。”
兩人坐在熱氣騰騰的火鍋前。
施繾的眉頭微微皺起,手中的筷子在火鍋里輕輕攪動,卻沒有夾起任何食材。
她的眼神透露出一絲疲憊和無奈。
“馮律師,你知道嗎?薛硯辭在決策時的那種冷靜和理性,有時候真的讓人感到害怕。”施繾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他可以毫不猶豫地裁掉那些為公司辛辛苦苦工作多年的員工,就像處理掉一些無關緊要的數據一樣。”
馮鴉九放下筷子,目光堅定地看著施繾,“我理解你的感受。作為資本家,薛硯辭可能更注重的是公司的效益和長遠發展。但這種冷血的做法,確實很難讓人接受。”
施繾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我明白企業需要盈利,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但是,那些員工也是有家庭、有夢想的人啊。他們的付出和努力,難道就應該被這樣輕易地抹殺嗎?”
馮鴉九伸出手,輕輕拍了拍施繾的手背,試圖給予她一些安慰,“施繾,你的同情心和正義感是你的優點。我明白你對那些員工的關心,這也是你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所應有的反應。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改變一個人或者一個公司的做法,是需要時間和策略的。”
施繾深吸了一口氣,試圖平復自己的情緒:“我知道,我不能改變薛硯辭,也不能改變整個公司的運作模式。但我至少可以嘗試去做些什么,哪怕是微小的改變也好。”
馮鴉九鼓勵地看著她:“你已經在做了,施繾。你關心員工,你質疑不公,你已經在盡自己的努力去影響周圍的環境。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有時候,一點點的改變也能引發連鎖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