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皇姐調回來?!”
肅成帝猶豫不決了。
這件事,他不敢想。
畢竟皇姐和父皇的處境不同。
她在昌平城沒有危險,如果回來,那就未必了。
太后握著他的手,苦心解釋。
“皇上想把太上皇接回來,就得想好后招。
“比如,在這朝中,誰能成為您的仰仗,為您抵抗來自魏相的壓迫。
“而今朝中幾乎都是魏相的追隨者。
“唯有長公主,因著困獸之斗,不得不向您投誠。
“雖說長公主早已失勢,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還有那位南山王,將來若能得到您的扶持,還是能與魏相斗上一斗的。
“皇上,我們得看三步,走一步。只有把后路鋪好,才能安心做抉擇。”
肅成帝聽明白了。
他佩服母后的智慧,不像他,只顧眼前,做事太沖動了。
“謝母后指點,兒臣知道該怎么做了。”
太后看著自己的兒子,無奈地抿唇一笑。
“跟母后客氣什么。餓了吧,不如就在母后這兒用膳?”
“好。”
脫去龍袍,肅成帝還只是個九歲孩童。
他保持著孩子的天性,叫人憐愛又心疼。
太后悄然抹了抹眼淚。
她在后宮默默無聞,生了皇子也不曾得寵。
原本只盼著她和孩子平平安安,從未肖想過皇位。
可天意弄人。
在那個尋常的晚上,王位砸到她兒子身上。
彼時,她也是欣喜若狂的。
而如今,她只剩下后悔,每天都在擔驚受怕中度過。
魏相這樣的權臣,對于皇帝而,太過可怕。
她就擔心,等他完全拿到大權,就會自立為帝,將對付太上皇的法子,用在皇帝身上。
可憐天下父母心。
未央宮的太后同樣心系兒女安危。
她擔心遠在昌平的女兒,恨自己無用,幫不上一點忙。
還有那正在帶兵打仗的弟弟。
擔怕他有個閃失,以致她們母子三人再無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