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一系的人,本就沒想過,只憑這件事就把睿王給廢了,提出廢睿王不過是一種試探,試探帝王的心思.
顯然,皇上雖然對睿王失望,但沒有廢睿王的意思,見九皇叔開口,太子一系的人暗喜,他們知道機會來了。
于是,太子一系的人絕口不提廢睿王的事,只勸說皇上盡早決定人選接管血衣衛,睿王不能再兼管血衣衛。
這提議正合皇帝的心思,昨天一事,讓皇上對東陵子睿的能力越發地懷疑,血衣衛在睿王的手上,雖然忠心,卻不一定能發揮出他想要的威力,皇上思索片刻,便同意這個提議,讓東陵子睿把所有的差事都交出來,在家好好反省。
皇上金口一開,沒有人再敢多說,不管是睿王還是太子,他們都不是九皇叔,他們的榮寵都系在皇帝的身上,帝王的態度決定了一切。
睿王一系的人知道大勢已去,皇上卸了東陵子睿兼管血衣衛的職權,就等于認定昨天的事錯不在太子,他們再攻擊太子,只會惹來帝王的厭惡,可要是就這么認了,他們也咽不下這口氣。
太子殺了百余名血衣衛,總得為此事負責,不能廢太子,那讓太子禁足總可以吧,睿王一系的人繼續轟炮太子,讓皇上發作太子。
皇上當然不可能放過太子,如果只發作睿王不發作太子,就會助漲太子的氣焰,讓越來越多的人倒向太子,這不是皇上想要看到的,睿王一系的人一提這個,皇上就接話,罰太子禁足三個月,年后開始執行。
新年期間,三國九城都會來賀,一個睿王不能出席就算了,要是太子也不露面,難免會讓人多想,眾臣對皇上的這個決定沒有異議。
太子與睿王的互掐,最終結果卻是兩敗俱傷,皇上得利。皇上既敲打了太子,又警告了睿王,讓眾大臣清楚地明白,他才是東陵最高的權力者,他劍之所指,才是眾臣心之所向。
皇上這是用自己的行動告訴眾人,無論是睿王、太子還是九皇叔,他們之間的斗爭,最終都要他這個皇帝來裁決,而他偏向誰,誰就能在權力斗爭中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