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花香,舒服、愜意。
三人沿著地板走了一段路,在一個巨大鋼制門前駐足。
這次不同剛才,需要那名成員用人臉識別系統,才能打開這道門。
而且,接下來先后出現兩道門,第二道門和第一道一樣,那人人臉識別后順利通過。
可第三道門,卻需要林溪懷和他一起使用人臉識別,方才打開。
穿過第三道門,一個巨大機器,展現在厲元朗眼前。
這個機器厲元朗從未見過,外觀是個白色球體,上邊閃爍著猶如電流般的藍光,還發出滋滋聲響。
很大,目測和地面那棟二層小樓相當。
三人所處位置,類似于一個陽臺,需要沿著樓梯下來。
到了下面,不少身穿白色大褂的工作人員,匆匆走來走去,忙碌各自工作。
有的人看見林溪懷,紛紛點頭致意。
更有的直接把他叫到一邊,說著什么。
厲元朗萬萬想不到,地下會有這么多人,為一個巨大球體忙乎。
林溪懷忙完,帶著厲元朗走進設在球體旁邊的一個房間。
這里有不少儀器,正前方有一個巨大顯示屏,上面密密麻麻顯示的,竟然是各類天體以及數據。
直到這會兒,林溪懷終于揭曉答案。
原來,林溪懷帶來的不止有巖石提煉能源這一項新技術,還有一個捕捉域外天體信號的驚天發現。
林溪懷講解,早在幾百上千年前,就有外星生物光臨過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
只不過那時,我們很落后,只會利用地面上的物體,稍加改動,做成各種工具。
也就是說,我們那會兒很原始。
對于我們的祖先來說,在外星生物眼里,是最低等的螻蟻,不值一提。
可隨著時間推移以及社會發展,人類變得越來越聰明。
不止拘泥于制作工具,還懂得研制武器。
當然,這種武器僅限于最低端,殺傷力很小。
而在這種節點上,外星生物通過意念方式,向人類傳達改進方式。
讓人類懂得,從自然物體上能夠提取能源。
比如說火藥,就是從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混合而成。
林溪懷告訴厲元朗,人類之所以進步,不是全憑自己的創造發明,是在外形生物的啟發下,才有了高水平。
他說,十八世紀末開始的西方工業時代,歷經兩百年的發展演變,并非全部依靠人類自身的創造和發明,外星文明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里,二百年不算多。
那為何之前就沒出現過工業時代,偏偏在十八世紀才有呢?
道理很簡單,有外星文明的加入,方能促進人類的快速發展。
說了這么多,厲元朗深深被林溪懷的理論震撼到了。
于是好奇問道:“林教授,難道那個巨大球體,就是用來觀測外星文明的?”
“也對,也不對。”林溪懷給出模棱兩可的回答。
他進一步解釋說:“一直以來,我們人類都以眼睛看到的東西為基準,正如那句老話,‘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然而,從我們目前研究的成果分析,遠遠不是這么一回事兒。”
“按廣義來說,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是在廣袤的宇宙之中。我們星球圍繞太陽公轉,跟隨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轉動。”
“我接下來的話,可能會讓您震驚。”
“根據我們研究,無論是太空望遠鏡或者其他設備觀測到的東西,很大可能是被事先安排好的。換句話說,人類看到的所有天文場景,是被更高等級的外星文明提前設計,就如電影一樣,我們看到的,是人家故意讓我們看到的。”
厲元朗被林溪懷這番話,弄得有點蒙。
林溪懷不慌不忙,遞給厲元朗一杯水,慢悠悠的又說:“可能我的話有點繞嘴,但事實很大可能就是如此。”
“您想,人類發展進程中,遇到每一個困境,都會有外來文明干預。就說我從巖石中提煉資源這項發明。”
“我們團隊遇到瓶頸,研究來研究去,始終沒能解決最關鍵的一道難題。可就在這個時候,我們收到外來信號。”
“這個信號發來的很頻繁,一開始,大家只覺得新鮮,并沒當回事兒。”
“直到我們有個成員,無意中通過高等數學方式,竟然解開信號謎團,正是解決這道難題的鑰匙。”
“大家全都驚訝不已。有的人認為,或許是別人通過這種方式傳遞給我們的。可這個觀點,很快被否定。”
“要是同行的話,所謂同行是冤家,人家干嘛幫你。況且,這項發明自己留著不好嗎?為何與別人共享?”
“再說,真打算幫的話,一個電話,一封信件解決的事,何必大費周章,弄這么一出。”
厲元朗若有所思的點著頭,“林教授,剛才你的成員反映,有什么信號傳遞,是不是又有新發現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