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有自已的成長經歷,對兒子的教育,我就想怎樣讓他變的像我小的時侯,愛這個生活,愛這個世界,讓心里時刻充記著陽光,快樂,沒有陰霾和黑暗,這條路,我覺著想對了,也走對了,這個過程,我一直壓著走的,我就踏實的,一步步的,能走出來,固然好,走不出來,也無所謂,咱就這么大的本事,兒子就那么樣的稟賦,盡力而為,結果隨他去。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兒子開始成長時,我的朋友圈,經常發些兒子的動向,可以說見證了兒子的成長過程,有他學游泳的,有他踢球的,有他繪畫的,帶他出去旅游的,……,這個孩子,他就變得越來越懂事,越來越自律,你就覺著越來越幸運,養個這么好的孩子。
功勞當然不是我個人的,老王照顧兒子很細致,他的老師和教練,都對兒子的成長,起了很大的幫助,當然,我也動了心思,下了功夫,我不是自謙,根本沒想到兒子能成長到現在的模樣,或者說,他小時的表現,我不敢想這步。
初一的時侯,帶老王和兒子去青云,老王抱怨我對她不好,兒子說一句,媽媽,你別不知足了,你配個眼鏡,七百多,俺爸爸還嫌便宜,他自已配眼鏡,二百都嫌貴,你和姐姐要手機,俺爸爸都給買最新款的,他自已使的手機,都是你倆不賴用的,退下來的。
十二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別看簡單,其實不容易讓到,閨女二十六了,她從來沒說出這樣的話,因為從兒子話里,就能聽出來,這個孩子懂是非,懂輕重,懂好歹,知道什么是有價值的東西,知道感恩,通過這句話,我欣慰了,知道把兒子帶正路上了。
三年前,換屆后,從沂堂回來,到黃土埝那個地方,兒子說一句,爸爸,你不管干會計,還是干書記,不管干還是不干,還是你說了算,你還是一把手,當時我都驚詫了,經常帶他身邊,還以為他是小傻子,不管他說的對不對,他有自已的判斷了,這一條,是我最看重的。
巨人集團的史玉柱先生,在蓋巨人大廈的時侯,資金鏈斷裂,破了產,債主堵門,躲到了上海,有幾十個精英,即使不要工資,也跟他東山再起,然后通過腦白金和網游,打了翻身仗,我在佩服史玉柱的通時,也佩服他手下這些人的堅持,而這些堅持的通時,都是他們正確的判斷,在大難來時各自飛的時侯,他們覺著史玉柱還能起來,別看這一點,許多人就走眼。
大王的舅家,就是朱張橋東南村,當他白瓷廠掙錢后,想再追加投資,繼續擴大經營,可他的幾個親戚,覺著掙點錢,小富即安了,要求分完錢,就散伙,離開了大王的隊伍,人家大王能干到那個高度,不是第一,是唯一了。不管干事業,還是過日子,最終還得靠眼力吃飯,你看不準人,看不透事,最終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兒子年齡這么小,能有自已的獨立判斷,我真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