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政績工程陸青云不是傻子,姜峰既然能夠跟自己說出這樣的話來,那就意味著最起碼姜峰不是自己的對立面,等到姜峰出去之后,陸青云讓張海洋進來收拾一下,然后問道:“對環保局的這個姜峰,你了解么?”
張海洋在仁慶市做了十年的記者,對這個城市的了解遠遠高于陸青云這個上任不到半年的市長,有什么事情陸青云一般都是問他的。
沉吟了一下,張海洋說道:“姜局長當初是市委辦公室的副主任,后來好像得罪了什么領導,所以被放到環衛局去了,一直都沒有獲得升遷,一晃已經六七年了。”
陸青云點點頭:“知道得罪的是誰么?”
猶豫了一下,張海洋道:“好像是吳省長,聽說是吳省長來視察的時候,負責接待的姜局長弄出問題了。”
陸青云嗯了一聲,繼續問道:“你知道大明開發區的事情吧?”
張海洋臉色一變,點頭道:“大明開發區是當初吳省長在職的時候搞起來的,后來被歸為省管開發區,里面的大部分企業也都是當年吳省長在任的時候拉來的,所以………………”
他的話不用再說下去,陸青云就已經明白張海洋的意思了,這個大明開發區,說白了就是省長吳質的政績工程。
所謂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是某些領導干部為了個人或小團體的目的和利益,不顧群眾需要和當地實際,不惜利用手中權力而搞出的勞民傷財、浮華無效卻有可能為自己和小團體標榜政績的工程。
自古以來,為官一方的人都希望能取得“政績”,獲得好名聲。但是,當“政績”被添加上“工程”后,性質卻發生了變化。一提起“政績工程”,人們總是自然而然地把它與“形式主義”、“勞民傷財”、“撈取政治資本”等否定性的評價聯系在一起。
盡管“政績工程”由“政績”派生而來,但“政績”與“政績工程”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政績工程”從“誕生”之日起,就與“政績”在內涵和指向上有著根本性的區別。“政績”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為黨和人民工作的實際成效。而“政績工程”,則是在政績里摻進了個人的虛榮心和政治的功利性成分,甚至被一些人當成邀功升遷的“墊腳磚”,也就是所謂的“形象工程”。在老百姓眼里,“政績工程”就是急功近利、貪圖虛名的代名詞。而更重要的是,有的領導干部借助著政績工程升遷了,留下的爛攤子給當地群眾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而繼任的領導為了不得罪那些因為政績工程而爬到上面的領導,也只能夠捏著鼻子忍了。
算來算去,整個事情當中受到損失的,只有那些無辜的群眾。
而仁慶市的這個大明開發區,完全就是這樣的情況,省長吳質當初搞了這個政績工程,引來了一大批污染嚴重的企業,雖然當時獲得了大量的利稅,自然也成就了他發展經濟的政績,但是實際上,這個開發區卻成了仁慶市的一塊“毒瘤”,大量污染嚴重企業的存在,使得大明經濟開發區成為影響木山水庫水源質量的禍根,而各級政府因為畏懼吳質的存在,對于這些污染企業是敢怒不敢,姜峰所說的環保局即便是查處了這些企業,也沒辦法徹底根除污染源,根子就在這里,有省長那么一個大靠山在,誰又敢動這個開發區呢?
嘆了一口氣,陸青云知道,自己又接到了一個燙手的山芋,這個事情處理不好,真的會把吳質這個省長得罪到底。
想了想,陸青云又對張海洋道:“蔣市長跟吳省長的關系?”
張海洋點點頭:“蔣市長當初曾經任大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是吳省長任命的。”
陸青云一笑,怪不得蔣四喜擺出這個態度來呢,原來人家是吳質的人,是放在仁慶市看著大明經濟開發區的。
琢磨了一下,陸青云決定試探一下蔣四喜的態度,對張海洋道:“你去把蔣市長請來。”
張海洋點點頭,轉身離開了辦公室。
不一會兒,蔣四喜就來到了陸青云的辦公室,陸青云伸手輕他在沙發上坐下,等到張海洋給二人上過茶退出去之后,陸青云才緩緩問道:“蔣市長對水庫污染的這個事情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