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車時車廂里有人吸煙,她很討厭煙味沾在頭發上的味道,所以決定先洗個頭發再出去。
??裴霆禹和另外四名戰友住在二樓,司央約了他們去吃面,四個電燈泡原本興致勃勃,可卻被裴霆禹的眼神嚇退。
??最后就只剩下裴霆禹陪她去了,她洗頭的時候,裴霆禹就先在房間里等著。
??他抬手看了看表,已經十分鐘過去了,她還沒下來。百無聊賴中就干脆點了支煙,站在窗邊看街景。
??窗外,高矮不一的樓房錯落有致、緊密相接,大城市的燈火璀璨耀眼,自行車的叮鈴夾雜行人的喧囂在巷子里回響。
??他上一次來京市,是三年前給爺爺掃墓。
??爺爺曾經的家就在這萬家燈火中的一方漆黑小院里。
??記憶將他帶回到童年時候——
??裴霆禹出生后第二年父親就在煤礦事故中死了,他的母親沒多久就帶著父親用命換來的撫恤金跑了。
??他從一歲開始就被扔給了腿腳不便的爺爺照顧,爺爺是退伍傷兵,靠著國家每月給的補貼把他養得結結實實。
??四歲那年母親回來看過他一次,他當時別提多興奮,終于不用被嘲笑是沒爹沒娘的野孩子了。
??可母親門都沒進就匆匆走了,那天他坐在門檻上大哭一場,爺爺怎么勸都不管用。
??他本來已經不奢望有母親了,可她為什么又要來看他?
??在給了他一絲希望后,又殘忍地奪走?
??那天夜里,爺爺告訴他,母親已經改嫁了,有了新的家庭。因為他是個男孩子,所以她那個男人不會接納他。
??爺爺問他是不是一定要跟母親一起生活?如果是,他就去想辦法。
??四歲的裴霆禹雖然還不太懂大人之間那些事,但他卻知道母親不愛他,也不想要他。
??所以他搖了搖頭,決定還是跟爺爺在一起。
??從那以后,他就活成了別人口中惹是生非的野孩子、混不吝。
??打架、上樹、扯女孩子的辮子……都是他生活的樂趣。
??本以為日子就這樣過下去了,直到有天回家時在門外聽到爺爺和堂叔的對話。
??“您這些年把養老錢都花那混小子身上了,現在自己有病都拿不出錢來治,只有等死!反正別指望我掏錢,我還有家要養……”
??裴霆禹這才知道他爺爺生病了,是很嚴重的病。
??回想自己總是惹是生非,爺爺一直在后面給人賠錢賠笑,他第一次體會到什么叫羞愧。
??爺爺彌留之際對他說,最遺憾的是沒能看到他長大成家。但是看到他最近懂事了不少,爺爺覺得他已經長大了。
??爺爺去世的那年他八歲半。
??爺爺下葬后,他一個人回到那個滿載祖孫倆記憶的小院里,打算一個人生活。
??可是堂叔一家很快就來了,他們要將他趕走,并把爺爺的院子賣掉。
??他以為自己將無家可歸時,街道的人帶來了一個自稱是他舅舅的男人。
??他被舅舅帶去了海城生活,舅舅家家境殷實,但卻是因為舅媽的娘家在海城有背景。
??舅舅其實是入贅的,所以在家里的地位可想而知。
??因此裴霆禹到了白家后,一直都要看白家人的臉色生活。
??后來他才知道,舅舅會答應收養他,是因為爺爺把自己的院子賣了,賣院子的錢會托人分批打給舅舅,前提是要將裴霆禹撫養到成年。
??所以嚴格說來,真正養大裴霆禹的一直都是爺爺。
??爺爺很了解堂叔的為人,他根本不會管裴霆禹的死活,所以才選擇了裴霆禹在海城的親舅舅。
??在白家生活或許會吃些苦頭受些委屈,但是總比流落街頭的好。
??于是,他又開啟了在白家那長達十年的寄人籬下的生活。
??成長很苦,萬幸,他終于長大……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