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沒多久,火隼舟成功停在了奉城的驛站之中。
陳平安一行人員在此時成功抵達了奉城周邊。
之所以說是周邊是因為火隼舟的驛站在奉城外。
至于為什么沒有設立在奉城里面,則是因為火隼舟實在是太大,想要在奉城這樣一個繁華的城市之中建造一個這樣的驛站需要付出太大太大的成本,這并不符合唐家以最小的成本賺取最多利益的行事風格。
就這樣一行人在走了半個小時左右便正式來到了奉城的東城門。
奉城共有東西南北4個城門,在平日的時候只有東城門會敞開,其余三個城門全都關閉。
唯有城主出行的時候,西邊的城門才會打開,至于城北這兩個城門則是鮮少打開,除非遇到戰事。
一行人在來到奉城東城門之后,不由得被眼前巨大的城門與城墻所吸引。
但陳平安等人所在的世界并不是沒有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高大城鄉,但與奉城相比顯得有唉些難以讓人入眼了。
理由很簡單,不管是城墻的高低還是規模下界都遠遠比不上奉城。
粗略估計奉城的城墻足足有百米高,用高聳入云來形容,雖然有些夸張,但也還算是比較貼切的。
“不要被這所謂的城墻所吸引,因為對于真正的修行者來說,百米高的城墻不過就是一個門檻而已,一步就能踏入。”注意到陳平安等人的表現,同時又主動解釋了一句,而他的話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
只不過唐興卻在此時產生了另一個疑惑:“對于高手來說百里,百米確實僅僅只是一個門檻,可若是如此,一旦發生戰事,城墻又如何抵擋那些可以飛行的高手呢?”
“法陣。”唐十九不假思索地給出了答案,最后指向一旁的徐天瑞說道,“這個問題你要問他,因為他們儒家就是負責篆刻法陣的人。”
“幾乎整個浩然天下每個巨大的城市不對,即便是那些豪門望族也會在建立城池或者宅邸的時候,邀請大儒前去篆刻法陣。”
“法陣的效果雖然略有差別,但大多都是限制飛行的發展,也就是說除非是實力強大到可以無視發展,如若不然想要攻城都必須只能用雙腿跨過城墻。”
“當然啦,儒家36學院所篆刻的法陣即便是天人境界的高手也必須要用雙腳步行。因為如家流空禁止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