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現在冶煉出的鋼板,并不充裕。”
“如果把大量鋼板耗費到挖掘機上,百姓農具甚至武器裝備都無法保證。”
朱棣擺了擺手,“咱會多派人尋找鐵礦,多建幾個冶煉廠,增加煉鐵量。”
“大明現在正是崛起之際,國強民富,多建幾個冶煉廠沒問題。”
“是,皇上!”
蹇義和郁新等人,這次沒有再出阻止。
一場虎頭蛇尾的風波,就此平息了。
離開皇宮后,六部尚書和許昌等人,仍然難以置信。
他們覺得自己這些朝廷重臣,有種淪為工具人的錯覺。
他們似乎對皇上,沒有任何能夠拿捏的措施。
也不知這種情形,對大明是利還是弊。
可大明現在的情況,確實一天比一天繁榮。
大明周邊那些桀驁不馴的國家,即便遠在草原的蒙古韃子,都被皇上訓得老老實實。
甚至連交趾都收復了。
現在,敢來威脅大明的就西邊的一個帖木兒國。
可他們并不認為帖木兒國能威脅得了大明。
或許用不了幾年,帖木兒都會被大明擒獲,押送京城跟皇上請罪。
大明境內,除了鐵軌火車,還有高速馬路,以及紅薯、玉米和西紅柿等這些福瑞之糧。
所有人都能出海貿易。
就連藩王們也都能打出海外建國。
林林總總這些,似乎除了士紳們利益有些損傷外,除士紳之外的人都越來越富裕。
甚至寶鈔沒有繼續貶值!
想到這些,六部尚書,都各自散去。
也有士紳找他們哭訴,他們這些朝廷重臣,知道的事情更多。
這種情況下,大勢所趨,根本無法阻攔。
即使是他們這些重臣,想要勸諫,也是自不量力。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