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內侍見朱棣要去察看最先播種的玉米地,趕緊在前頭引路。
在皇宮時,他們一年都未必能見朱棣一面。
今日,有幸給皇上、太子殿下和皇太孫引路,再也不覺得派來這么艱苦的地方是懲罰。
這簡直是他們此生最大的福氣。
很快。
一行人來到另一片玉米地。
這里的玉米,株株都有半人高。
朱棣和朱高熾看著玉米根莖那么粗大,面露驚訝。
“想不到玉米長大后是這樣的。”
“沒錯。”
宋隱微微點頭。
朱棣又問,“宋師,玉米已經那么高,還要多長時間才算成熟?”
“這個......”
宋隱深思了片刻,仍然有些不確定,“至少還需要兩個月吧!”
“還要兩月?朱棣皺眉,“那時就入秋,天氣也冷了,玉米沒事吧?”
“應該沒事。”
宋隱輕輕點頭,“如果氣溫低,就把大棚搭起來。”
至于低溫對玉米成長有沒有影響,宋隱并不知道。
不過他想,搭上大棚,沒有那么低溫,對玉米總歸沒有壞處。
“入秋后盡快搭起大棚。”
朱棣吩咐。
“好!”
朱棣此次視察完后,并沒有急著回宮。
而是把朱瞻基帶去銅鼓嶺作坊,讓朱瞻基四處參觀。
然后,又帶朱瞻基去看了高速馬路。
回宮時,朱瞻基無比興奮。
......
“宋大人,銅鼓嶺試驗田那里,是不是正培育了不得了的作物,引得皇上和太子殿下和皇太孫都去了銅鼓嶺。”
“甚至連禁衛都派了過去,就連暴公也請辭去了那里。”
宋府,李景隆納悶地盯著宋隱詢問。
宋隱翻了個白眼,“你好奇不會自己去看?”
“我去看?”
李景隆頗為無奈,“駐守那里的禁衛柴油不進,不讓我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