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也不見外,對宋隱和盤托出自己心中困惑。
宋隱復雜地瞥了一眼朱高熾,“有一句話不知你聽過沒有?”
“啥話?”朱高熾一臉納悶。
“官官相護!”
宋隱解釋,“其實不但是官官相護,還有官吏和士紳們也相互保護!”
“你們整日都在宮里,不知宮外事,官員們自然就可以互相包庇。”
朱高熾驚愕,“所以,如果昨日我和父皇沒有出去查看,江陵縣的狗官和劣紳的事情還會一直蒙在鼓里。”
“是的!”
宋隱輕輕點頭,“民不告官,官不追責,那就天下太平。”
“即使百姓想上告,卻又不識字,離開縣城也不知到哪里告狀。”
朱高熾連忙詢問,“宋師可有辦法讓不識字的百姓遇到這種事情,也能上告?”
朱棣笑了笑,“報刊!”
“報刊?”
朱高熾愣住,一臉疑惑,怎么又扯到報刊上?
宋隱解釋,“識字的百姓不多,可識字的寒門學子卻是滿大街都是。”
“出身貧困的讀書人,基本上都一身正氣。”
“所以你可以通過報刊,告訴天下讀書人,朝廷對貪官和劣紳是零容忍。”
“鼓勵寒門學子向朝廷檢舉揭發,若是屬實,朝廷會有重賞!”
“至于揭發信該如何送到皇上手中?”
“可以委托商賈、報刊傳送員,或者他們直接上京求見皇上,甚至將檢舉信丟進報亭內......”
“反正方法眾多,想好后公告出去。”
“檢舉揭發者有重賞,甚至還能獲得父皇和咱這大明太子青睞!”
朱高熾喃喃自語。
“可是那些賊官和劣紳,通過檢舉性順藤摸瓜,揭發者豈不是惹禍上身?”
“所以檢舉的辦法也不能長久!”
朱高熾對此表示擔憂。
宋隱微微一笑,“你太小看那些讀書人了,他們書讀得多,計策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