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恍然大悟,“宋大人說得沒錯。”
“這就是你的根基!”
“到海外建國,才是你建功立業,為你這一脈擁有藩國。”
朱高燧皺了皺眉,怎么說來說去,還是要打出去?
宋隱還在繼續,“你現在擁有三衛兵力,隨便找一個蠻夷之地攻打,有何難?”
“至于你擔心會不會有猛獸、毒蟲這些?”
“你手下至少兩萬精兵,出征時,多帶一些醫護人員,就不怕毒蟲和猛獸。”
聞,朱高燧有些心動。
宋隱繼續勸誘,“你率兵打下海外藩國,豈不是能大展抱負?”
“海外國家雖說不一定很富裕,但值錢東西還是有的。”
“再說你藩地人多,可以源源不斷征兵補充兵力。”
“你如果在海外藩國待膩了,可以將藩國交給子孫打理,回到彰德府,繼續享受親王的生活。”
“海外是你大展身手的地方,彰德府是你的根基和退路,我的建議,你考慮一下。”
朱高燧早被宋隱帶節奏,陷入美好的憧憬中。
雖然這個時空,朱高燧沒有因為靖難之亂,執迷不悟跟隨朱高煦。
但朱高燧自身就雄心勃勃。
只不過朱棣和朱高熾溺愛,讓他的雄心,無法釋放。
宋隱剛才的建議,直接膨脹了朱高燧的雄心壯志。
朱高燧眸光發亮地看著宋隱。
“宋大人,海外何處比倭國還要富裕?”
“比倭國富裕?”
宋隱笑了,“如果拼當地人,除了西洋那幾大國家外,別的還真比不上倭國。”
“但要拼物產富饒的話,西洋和南洋很多國家,都比倭國還富。”
“特別是你選的藩國,如果靠海能夠建碼頭的話。”
“就可以跟大明通商,甚至吸引海外諸國前往交易。”
“港口就能帶來很多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