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隱說出軍校兩個字。
朱棣和朱高熾聽得一愣。
“沒錯!”
宋隱點頭,“現在大明的武勛全都戰功赫赫!”
“他們子嗣自然也會從軍。”
“可是武勛子嗣,沒有歷練很難挑起重擔!”
“那就像文官那樣,廣納天下人才,進入軍校學習。”
“每年考核一次,能夠畢業者就可到軍中任職。”
“即便是武勛子嗣,也需要到軍校學習。”
“同樣,只有畢業才可以進入軍隊。”
“如此一來,武官也有持續不斷的英才補充,可以保證武將一脈,不被文官踩下去,任意欺辱。”
朱棣皺眉,“建軍校耗費不少吧?”
宋隱白了他一眼。
但話都說出來了,總不能半途而廢。
“倭國銀礦開采一個月的白銀就夠了。”
朱棣無語!
宋隱笑了笑,“如果國庫不富裕,晚幾年再建軍校也行!”
朱棣本能地點頭。
朱高熾突然插嘴,“那么,何人擔任軍校的夫子?”
宋隱解釋,“自然是軍中老將!”
朱允炆熱烈地看著朱棣,“父皇,如果軍校夫子由老將擔任,軍校早建為好。”
朱棣皺眉,“你是擔心老將們一年比一年少?”
朱高熾點頭,“父皇英明!”
朱棣微微頷首,“容咱想想!”
朱高熾想要繼續說點什么,卻見宮中內侍,神色匆忙地進來。
“小人參見皇上,太子殿下!”
“什么事?”
朱棣詢問。
那名內侍一臉喜色地稟報,“回稟皇上,軍器局來報,雷洛天和林江海兩人對火槍進行了改進。”
“改進火槍?”
朱棣下意識看向宋隱。
宋隱搖頭,“他們去了軍器局后,我幾乎沒跟他們聯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