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夏天可以完工。”
“夏天啊!”
朱高熾自自語。
隨即又問,“宋師,建石橋,修水泥路,再建成片作坊,需要花多少銀子?”
宋隱想了想,“大約五十萬兩寶鈔!”
“具體多少也得完工后才能知道。”
“五十萬兩?”
朱高熾眼球都瞪直了,“竟然花了那么多錢?”
旋即忍不住喃喃自語,“造價那么高,作坊要多少年才能回本?”
宋隱驚訝朱高熾對此事的關注。
不過還是解釋,“五十萬兩成本自然不能全部指望作坊。”
“還請宋師解惑。”
朱高熾彬彬有禮給宋隱行禮。
“剛才我說到的五十萬只是建作坊的造價。”
“但是建水泥馬路,石橋以及建作坊使用的水泥、沙石等材料,都是朝廷出錢。”
“還有工匠和勞役,則是來自銅鼓嶺百姓,我用以工代賑方式雇傭他們并付工錢。”
“否則這些百姓很難度過寒冬。”
朱高熾心中一緊。
宋隱繼續,“這些運送物料的船只,隸屬于海商會。”
“所以,雇船費用最后不但沒有損耗,還能有賺。”
朱高熾邊聽邊思考,反應過來后滿臉震驚。
“宋師之意,這五十萬除了雇傭勞力支出,其他費用皆能回來。”
“建水泥馬路、修石橋以及建作坊費用,真正并沒有花多少錢。”
宋隱笑了,“這賬卻也不能這么算,因為水泥等建筑材料出售也能賺錢,只是讓他們從這里賺錢。”
朱高熾皺了皺眉,“那么共計會花多少錢?”
“估計也還是五十萬兩寶鈔左右。”宋隱緩緩道。
朱高熾更加困惑,“可是宋師剛才說水泥、勞役、船只這些......”
宋隱笑了,“我的意思是,最終并沒有花出去五十萬兩寶鈔。”
“無論是我,還是商會,事實上花得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