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東林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臉上露出為難之色。
“別婆婆媽媽的,有話快說。”
宋隱甩了一道眼刀過去,他最煩吞吞吐吐的做派。
施東林不敢耽擱,連忙繼續,“只是大人,您說的這些東西,我們一點概念都沒有。”
“特別是這些化肥和農藥,我們設計了好幾個提煉工序,但是大人說的那些提煉手段,研究起來難度確實挺大。”
“就是到了現在,我們的進展也不大。”
施東林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
宋隱那么信任他們,可是他們研究了幾個月,卻沒有什么成果出來。
施東林擔心宋隱會怪罪他們,沒想到宋隱卻微微一笑,“本官知道難度挺大,但是本官相信你們終有一日會研究出來。”
“現在馬上就要春耕了,農活有季節性,耽擱不起。”
“你們把化肥和農藥的研制工作先緩一緩。”
“本官教你們一個較為簡單的漚肥辦法,先用這些頂上去。”
“但是雜交種子研發不能緩,農作物能不能高產就看它了。”
“農藥和化肥倒還不是非常必需,不急于趕工沒關系。”
宋隱的記憶中,最早出現的農藥和化肥應用在農作物上,確實讓農作物增加了產量。
但是效果也不是非常地顯著,并沒有達到立竿見影的地步。
真正讓糧食增產的還是雜交種子,跟轉基因手段。
以大明現今的技術水平,雜交種子還是能攻克得下來,但是轉基因想都別想。
宋隱當即決定,重心先放到雜交種子的研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