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們身為藩王,你們的封地還是大明的領土,你們仍然是大明的臣子,是皇上的兒子。”
“你們可以在自己的私有領土上建立王國,只不過你們現在的實力,還無法壯大這個小國。”
“所以你們自己的國家將會成為大明的附屬國,大明也會給你們提供必要的物資,幫助你們發展。”
“作為回報,你們每年需要向大明進貢。”
“而且你們在大明的領土上仍然是藩王,回到你們自己的王國,你們才是皇上。”
“本官這樣解釋,你們能明白嗎?”
朱權和朱棣不假思索地立刻點頭,宋隱說得簡單易懂,他們全聽明白了。
“不錯,你們都很聰明,一點就透。”
“最后,身為華夏子孫,本官希望你們傳承華夏傳統,按照華夏生活習性及禮儀,信仰等來打造你們的王國。”
“若是有用得著本官的地方,本官會毫不吝嗇地幫助你們。”
......
宋隱還說了很多,都是有關建國后發展及其兩國間的關系,他都考慮得面面俱到。
不同身份的轉換,還有各自利益的問題,全都考慮進去。
畢竟這次是藩王制度改革后,第一次面臨如此重大問題,多少有些經驗不足。
“宋師放心,本王完全服從安排。”
宋隱再次拱手行禮,對于宋隱,他是打心眼地佩服。
宋隱的規定,他更是全盤接受。
而且他早就想把宋隱挖到自己麾下。
只不過是有賊心沒賊膽。
“兒臣多謝父皇成全!”
朱棣謝過宋隱后,立刻又拜謝朱元璋。
一旁的朱權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