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攻的險情及壓力,怎么能跟主力大軍比?
顯然,無法相比啊!
聽到這樣的論功排名,文武百官都無法淡定了。
就連一直得意洋洋的李善長,此時也有些蒙圈。
萬萬想不到,朱元璋和朱標會這樣分配功勞。
雖然各種疑惑,但是滿朝文武都忍住沒有開口,都等著聽朱標說完。
朱標停頓了一下,然后繼續,“此次我大明十萬大軍英勇作戰,當記三功。”
“還有那些不辭辛苦,冒著生命危險往前送運送糧食物質的百姓商人,正是有了他們的齊心協力,才讓戰爭獲勝獲得了保障。”
聽到這里,許多朝臣已經忍不住議論起來。
就連李善長臉色都極是難看,正在極力壓制著沒有沖動發難。
今日,朱元璋也在,李善長知道,如果自己抗議,肯定會波及自身。
況且這次淮西武將出征后,就把他晾在一邊,這也讓他至今仍然耿耿于懷。
所以李善長這次強忍著沒有主動出擊。
他要讓這些沒有謀略的武將們知道,淮西家族離開他肯定不行。
哪怕有了軍功,也沒有多大用處。
“皇上,永昌侯身先士卒,率領將士們浴血奮戰,這都記不上首功,恐怕難以服眾啊!”
頓時有儒臣站出來,力挺藍玉他們。
有人領頭自然就有很多人附和。
就連中立派的領軍人物,吳志遠也挺身而出。
頓時,朝堂上變得一片喧嘩。
只有宋隱和李善長兩人站在原位,一不發。
朱標也是臉色平靜。
自從監國后,他已經漸漸習慣了朝堂上的吵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