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朱元璋最寵愛的太子朱標也反對。
只有宋隱一派的人跟朱元璋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事實上,之前朱元璋經常會對宋隱起殺心,甚至好幾次都想硬起心腸,直接把宋隱給殺了。
因為朱元璋覺得宋隱對大明就是一個定時炸彈。
可是這次讓朱元璋對宋隱有了很大改觀。
雖然宋隱的治國理念跟朱元璋格格不入,但許多對大明有利的國策都是宋隱提出的建議。
尤其是幫助朱元璋對抗儒家時,宋隱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
公立學校的出現,為集中皇權產生了極大助力,這點就讓朱元璋很是自豪。
洪武日報的出現,又讓朱元璋見證了輿論導向也可以成為殺人的全新手段。
儒家已經傳承了數千年,在社會上盤根錯節,他們經常在百姓間,散播對皇權朝廷不利的論。
現在朝廷通過洪武日報,就能輕易堵住悠悠眾口,甚至朝廷還能操控輿論走向。
等于朱元璋多了一個掌握時事的手段。
出動軍隊以武力鎮壓,也是一種手段,卻不得民心,并且不長久。
朱元璋雖然搞過幾次大殺戮,心里卻不喜歡這樣的方法。
現在有了報刊,就可以讓朱元璋不費吹灰之力的,就解決了棘手問題。
無論大明哪個地方出現問題,只要通過洪武日報,就能將這些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不過,朱元璋覺得眼下報刊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他想看看報刊最終有什么威力!
“繼續做好監視,隨時給咱匯報。”
朱元璋要求錦衣衛嚴密監視百官,同時心里也多了一個想法,而且還是關于宋隱的。
......
江南行省。
一個依山傍水的山谷里,這里風景優美。
但是一旁幾棟低矮的草房,卻與周邊優美的風景格格不入。
屋前的草地上坐滿了一群人。
這群人一身書生打扮,臉上都愁容滿面。
他們是不敢在公眾面前露面的儒生。
“陳師,不行咱們認命吧!”
“如果再跟朝廷對抗,門下子弟連活路都沒有了。”
“哪怕去當乞丐,被百姓認出來,照樣被打。”
“科舉制度也沒有全盤否定咱們儒家思想,多少還是有一點希望,雖然渺茫,但至少能活命啊!”
一個個儒生滿臉凄苦,朝廷將他們打壓得沒有退路,已經快撐不下去了。
而且大明田地也極其規范,他們就是自己在荒山里開荒種地都沒機會。
更別說把儒家精神發揚光大了。
報紙出現的那一刻,就意味著他們再也無力跟朝廷抗衡。
甚至用不著朝廷動手,他們自己都會死絕。
看到一個個儒生愁眉苦臉,被他們尊稱陳師的大儒臉色凝重。
“我等堅守儒家信念那么多年,你們遇到這么一點小困難,就要放棄傳承千年的信念嗎?”